粉丝为了和他“偶遇”,从黄牛手里买行程,他干脆买N个航班,退了再订,订了再退,先把他们搞晕再说……
别说,不仅没掉粉,还搞得后来有粉丝真的遇见了他都故意绕着走,生怕惹了偶像被误会、被讨厌。
不只对付粉丝有点子东西在身上,前不久还被某知名狗仔发文吐槽自己差点被打,话里话外内涵他脾气不好?
至于情感方面嘛,出道17年,如今40岁,高质量作品的确攒了一,绯闻也零零散散传过几个,
1982年8月,王凯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个工薪阶层家庭,父亲在当地新华书店工作,母亲则是一名普通工人。
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在当年也算是抱着“铁饭碗”,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人羡慕不已。
王凯的父亲是个超级体育迷,大概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
5岁时,王凯便被送送去踢足球。经过整整一年的练习,还真对这体育项目产生了兴趣,也算掌握了些门道。
教练认为这孩子确实是个值得栽培的“潜力股”,只不过小孩子嘛,“疯玩”起来总会没轻没重,后来由于意外受了伤,医生建议他不要再剧烈运动。
恰好那几年,湖北出了一波跳水健将,什么伏明霞、郭晶晶、田亮……眼看着儿子就要升高中,父亲又在心里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试图把他送进跳水队。
不过,此时的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跳水这件事得从小就练,自己早就过了最佳时期。
比起这些,他更愿意翻来覆去研究课本上的那篇《雷雨》,组织同学们和他一起排练话剧。
高三那年,《还珠格格》播出后火遍大江南北,看着小小屏幕里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角色,早就在心中种下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也是从这时开始,刷新了他对演员的认知:“原来演员也是一种职业,和老师、医生一样,是可以到专门的院校去学习的。”
果不其然,得到了一致反对,像大多数传统家庭一样,父母认为家里祖上三代都没有做这行的。
与其冒这么大风险,还不如能找个体面、安稳的工作,踏踏实实地生活,然后结婚生子……
恰好那时父亲的单位公布了这么个政策——子女可以顶替父母的工作岗位,也算是对老员工的一种福利。
就这么,高中毕业后的王凯听了家人的劝说,把关于演员的梦想封印在心底,顶替父亲入职了当时全武汉销量最好的一家新华书店。
正是十八九岁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年纪,可工作后的日子虽然忙碌,却也实在乏味。
这一次,他没有提前询问父母的意见,硬是把“天生反骨”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来乍到,偌大的北京城,对这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来说,就如同走进迷宫一样。
才发现自己来到实际并不合适,因为当年的招生已结束,只有中戏办的演员培训班还开着,但光是学费就要一万多。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一万元并不算一笔小数目。
当听到儿子为了当演员连工作都不要了,父母只觉得他像是着了魔,虽然不理解,也很生气,但还是亲自来了北京。
不过,他们并没有强行把王凯带回家,也没有继续责怪他,而是劝他去上戏参加培训班。
在上戏培训班学习了半年后,他又一次回到北京,终于如愿考入中戏,和马丽、张翰等人成为同班同学。
大三那年,王凯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年代剧《寒秋》,也把自己的荧幕初吻献给了18岁的王子文。
那段时间,他时常产生自我怀疑:“我到底适不适合做这行?是我演技不够好?形象不佳?才没有导演愿意找我拍戏?”
但不管再苦再难,王凯仍然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不可以放弃,不能就这么离开。”
2008年,为维持生计他只好接了《丑女无敌》这部戏,在里面饰演“娘娘腔”陈家明这个角色。
虽然演得不错,但这也确确实实成了他的“黑历史”,以至于由于塑造得过于成功,让他在很久里都没法接到正常的角色。
甚至杀青快一个月,他还没完全从戏里走出来,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子陈家明的味道,朋友们见了他都直摇头……还因此被质疑性取向,连父母都担心他在之后的生活中都会变成这幅样子。
什么《呼叫大明星》、《枪炮侯》、《知青》、《新神探联盟》……但王凯事业上真正的转折,还要从那部《北平无战事》说起。
正是这部剧,让他重拾了作为一名演员该有的自信,也让他的演技得到了导演孔笙和李雪的认可。
在这之后,王凯多次和两位导演合作,从《伪装者》、《琅琊榜》,到《欢乐颂》、《大江大河》、《山海情》。
而真正让王凯走向事业巅峰,走进观众视野的正是那部一经播出便火速就火速蹿红的现象级神剧《琅琊榜》。
当风度翩翩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如同行走的雕塑般清冷俊逸的古装男神,不知俘获了多少少女的芳心。
再加上同年播出的《伪装者》,两部戏足够让他成功转型,“洗白”当年女性化角色的“黑历史”。
也是凭着这两部戏,王凯一举闯进剧集主流奖项,拿下白玉兰最佳男配、国剧盛典内地最具人气演员等七大奖项及提名。
可随之而来的,除了苦等多年终成名的喜悦,随之而来的还有莫大的恐慌和不安。
王凯第一次想到自己真的红了,是在《伪装者》和《琅琊榜》相继播完之后,他像往常一样没戴口罩、没戴墨镜,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去三里屯逛街。
大概这辈子都没想到过,只有8个座位的小型商务舱,竟然有6个都被粉丝买了?
对于贩卖艺人行程、航班信息,以及代拍等等“黄牛”行为,他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态度坚决地。
为了让粉丝对机场里的自己失去“兴趣”,他干脆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个冬天都穿着同一件迷彩羽绒服。
为了彻底杜绝接机现象,他甚至每次都购买N张不同日期、时间段的机票,然后再找一天全部退掉,改成高铁……
频频放出“烟雾弹”,直接把黄牛搞得没了耐心,被“坑”得多了,吓得再也不敢卖王凯的信息。
时间久了,粉丝们也渐渐摸清了王凯的脾性,当然是选择尊重偶像,顺便大胆调侃,有人就在社交平台提出建议:
当初,王凯正在拍摄《放弃我,抓紧我》,一粉丝希望能给他组织一次应援撑撑场面。
王凯也一口答应了下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应援的物品被送到剧组后,他却自掏腰包把钱补给了粉丝。
别的艺人都是粉丝集资给偶像买礼物,但王凯不仅不收任何礼物,还时不时掏钱给粉丝买礼物。
作为公众人物,王凯从来没想过利用粉丝给我们自己所带来什么,对他来说这本来就是一场奇妙的缘分。
粉丝和偶像,并没太多束缚,本来就是“你情我愿”,更不应该牵扯到金钱、利益。
而他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对给他们带来正面的、积极的能量,引导他们的去做公益,脚踏实地地做事,坦坦荡荡地做人。
作为演员,王凯希望我们大家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作品,用不同的角色向大家展示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生活,通过个人的塑造带观众去体验另一种人生、另一种可能。
比如,《大江大河》里他饰演的宋运辉,从东海开荒到遭遇排挤,再到成为副厂长……
他的隐忍、朴实、坚韧、正义,他一路上的波折、成长、蜕变,也让屏幕前的你我看到了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里,国营经济在时代洪流裹挟下的变革和发展。
比如,《欢乐颂》里他饰演的骨科医生赵启平,工作时严肃、认真,对患者富有爱心,私下里却也是个爱玩爱闹,还挺有情趣的年轻人。
还有前不久央视8播出的《向风而行》,王凯变身机长顾南亭,年幼时父亲由于飞行事故意外离世,后来未婚妻又在飞行考试中不幸坠海……
双重打击之下的他背负了太多沉痛,也让观众们看到了包括机长、飞行员在内的每一个民航工作者所员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相信,这样一股清流,在未来的演艺生涯中,他的路一定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