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产品电动化趋势日益凸显。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至5月,全行业共销售电动装载机806台,同比增长102.5%。电动产品的研发,实现了驱动装置由发动机向电动机的转变,弥补了国内企业在发动机制造上的不足,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新契机。
最长续航!6月6日,三一重卡最新研制的电动牵引车,从长沙奔赴深圳,实现一次充电行驶817.5公里,刷新全球重卡续航新纪录。
最高海拔!海拔4500米、10公里洞深的隧道里,柳工电动装载机动力澎湃。该电动装载机充电1小时、续航1台班,每天可持续工作20小时以上。
今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产品电动化趋势日益凸显。“我们国家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专业方面技术支持体系,为接下来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说。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至5月,全行业共销售电动装载机806台,同比增长102.5%;其中,5月销售246台,同比增长136.5%。
展会,是观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的重要窗口。在日前结束的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绿色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色调,电动化产品牢牢占据“C位”。
走进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掘机、电动宽体车等产品一字排开,1500平方米的展厅,没有一款产品是燃油设备,所有参展设备均为纯电驱动。
无独有偶,在中联重科展厅,搅拌车、履带起重机、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等多款纯电动、插电等新能源绿色新产品亮相,设备占比约三成。
柳工董事长曾光安分析,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技术设备成为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之一。与传统燃油设备相比,电动产品能实现零排放、低噪声,工作效率提升20%,故障率降低30%。
不仅如此,电动工程机械还具备较好的经济性,使用期内综合成本可比燃油机械降低50%至70%。
看电动挖掘机,广西防城港集美化工有限公司负责的人介绍,自己以前采用的是320燃油挖掘机,每小时油耗16升,每天油费达2600元。引进电动挖掘机后,平均每小时耗电66.7千瓦时,每日电费不到1000元。
“这样算下来,光电费一项,一台设备一年能省近50万元,再加上电动挖掘机免掉了更换机油等维保费用,使用成本更低。”该负责人说。
看电动矿车,三一国际矿车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华强介绍,矿车有重载上行、平路及重载下行三种工况。矿车重载下行时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按一天出勤20小时计算,一天只需要充电一次,每年可节省油费30万至50万元,比传统油车节省80%的成本。且电动矿车零部件较少,出勤率更高,故障率更低,维修保养费用更低。
“虽然目前电动化工程机械初始购置成本相对要高一些,但全生命周期算下来,电动化产品经济性更明显。”苏子孟说,且随技术加强完善,未来电动化产品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电动工程机械,电池至关重要。有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成本端,电池占电动工程机械总成本的40%至50%。
“与乘用车相比,工程机械种类众多,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作业功率要求更大,对电池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苏子孟介绍,为此,全世界内的头部工程机械企业均深入布局电动化设备,技术自研的同时也与“三电”企业深度合作。
例如,早在2020年,三一集团就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目前,搭载了宁德时代电池的三一电动搅拌车、电动渣土车、电动自卸车等产品已在河南、云南、新疆等多个地区批量运用。
徐工携手比亚迪成立电芯合资工厂。今年1月4日,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徐州生产基地奠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刀片电池生产线月部分产线投产运营。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处于世界领头羊,在工程机械专用动力电池领域首创了多项专利技术,为工程机械电动化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撑。”宁德时代重卡及工程机械首席技术官蒋于伟说。
为了推出电动工程机械,柳工自主研发了电池系统、电机控制管理系统软硬件平台,电驱动变速箱、驱动桥和闭中位阀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
其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总成系统,电池系统抗振强度高于国标3倍以上,系统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于行业中等水准20%,满足工程机械8至10小时长时间续航要求。
柳工还为电动工程机械研发了全新的传动系统。其推出的行业首款额定载重10至11吨大型混合动力装载机传动系统,不仅驱动桥的承载能力提升,还将双电机集成在变速箱上,大幅节省整机空间,降低成本。
不仅如此,工程机械实现电动化后,为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动化、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线控,电动化工程机械靠电机驱动,天然就是线控系统,控制的准确度和响应度更好。”何华强说,而传统燃油工程机械通过离合器、变速箱控制车辆,控制的精准度较差。
“环保、经济及智能化、自动化需求都支持工程机械转型电动化,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何华强说。
有专家预计,2025年电动装载机市场空间接近300亿元,电动挖掘机市场空间接近756亿元,成为全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商着重关注的“香饽饽”。
行业专家分析,电动产品的研发,实现了驱动装置由发动机向电动机的转变,正好弥补国内企业在发动机制造上的不足,为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新契机。
5月16日,在第五届徐工国际客户节上,十大类、近30款新能源产品集体展出。其重点推出的新能源产品XRE268油电混动旋挖钻机,由发动机和锂电池同时为钻机提供能量,既可选择锂电池供电模式,也可选择插电模式,不仅可满足各种复杂工况施工,而且整机噪声、排放、油耗大幅降低。
截至目前,徐工新能源工程机械已覆盖九大门类300多个型号,2022年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117%;新能源商用车涵盖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载货车、环卫车五大品系,电驱、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基本自主可控,2022年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352%。
5月28日,在第三届柳工全球客户节上,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700多家海外客户与柳工签下了30亿元人民币的设备订单,其中电动大型工程机械超过200台。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在持续改变世界工程机械格局。”曾光安说,当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成功参与电动化产品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记者 李心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类争论的焦点。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形态趋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一些企业的无人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3年,生成式AI在全世界爆火,引发了AI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AI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史,我们显而易见,智能化革新慢慢的变成了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指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