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回老家看望父母,刚走到楼下就听见楼道里传来争吵声。原来是六楼的张大爷和三楼的刘阿姨又在为加装电梯的事情争执不休。我们六楼每家出十万,你三楼凭什么只出三万?我们三楼基本不坐电梯,凭什么和你们出一样多的钱?听着这熟悉的争论,我不禁摇头叹息。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的老旧小区可谓屡见不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老旧小区面临着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的问题。其中,缺乏电梯成为困扰众多高层住户的心头痛。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老旧小区约17万个,其中六层及以上无电梯住宅约占40%,涉及居民超过6000万人。尤其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爬楼梯难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最大障碍。
加装电梯本是利民好事,但由于费用分摊、施工影响等问题,常常陷入业主之间的争议和僵局。好消息是,从2025年10月起,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将迎来新的调整,有望打破这一僵局。
根据住建部门2025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10月1日起,各地区将陆续出台更加细化的实施细则,对加装电梯的申请条件、费用分摊、施工标准等方面做明确规定。这些新调整将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更清晰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减少业主之间的纠纷。
那么,新的调整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又将怎么样影响普通居民?作为可能面临加装电梯需求的居民,我们该如何顺利推进这一民生工程?
第一,关于申请条件,新调整进一步放宽了加装电梯的门槛。根据《指导意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只需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建筑物结构安全;二是不影响消防通道和安全疏散;三是获得规定比例业主的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同意比例有了新的规定。此前各地规定不一,有的要求全体业主100%同意,有的要求2/3以上业主同意。新调整明确,加装电梯只需获得本单元业主专有部分面积占比2/3以上且人数占比2/3以上的业主同意即可。
我朋友王先生所在的小区去年就因为一户业主不同意而搁置了加装电梯计划。他得知新规定后高兴地说:这下好了,不会再被个别业主一票否决了。我父母都七十多岁了,住在五楼,加装电梯对他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第二,关于费用分摊,新调整提供了更加合理的计算模式。按照《指导意见》,各地可以采取楼层系数法,即根据楼层高度设置不同的分摊系数,楼层越高,分摊比例越大。同时,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分摊比例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以北京市2025年4月发布的实施细则为例,一层业主分摊比例为0,二层为总费用的5%,三层为10%,四层为15%,五层为20%,六层及以上为25%。这种分摊方式相比过去一刀切的平均分摊或者随意协商,更加公平合理,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
我姑姑家住在上海的一个老小区,四楼。在得知新的分摊方式后,她表示:以前我们不同意加装电梯,主要是觉得出钱不公平。现在按楼层分摊,我们四楼出15%,比六楼的少不少,这样算下来能接受。毕竟我们家老人也有可能需要用电梯。
第三,关于资金筹集,新调整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除了业主自筹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一是争取政府补贴。根据《指导意见》,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加装电梯给予一定补贴。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150个城市出台了补贴政策,补贴金额从5万元到20万元不等。
二是引入社会资本。业主可与电梯企业合作,通过以租代建模式,先由企业垫资建设,后期通过电梯使用收费逐步收回成本。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超过2000台老旧小区电梯通过这种模式安装完成。
三是探索金融支持。部分银行已推出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专项贷款产品,业主可申请低息贷款解决一次性支付压力。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发放此类贷款超过5亿元。
我的同事李先生所在小区通过申请政府补贴和电梯公司合作,大大降低了业主负担。原本每家要出7-8万元,现在只需要出3-4万元,还可以分期付款,压力小多了,他说,大家态度一下子就转变了,原本反对的人也都同意了。
第四,关于审批流程,新调整大幅简化了手续。《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实行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间从过去的平均6个月缩短至4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可先行施工,后补办手续。
这一改变解决了过去加装电梯审批难、程序繁的问题。据城市更新研究机构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数量同比增长37.6%,其中有超过40%的项目得益于简化审批程序。
我的一位住在重庆的大学同学分享了他们小区的经历:以前光审批就要跑十几个部门,折腾大半年。现在只需要在社区递交申请,由工作人员统一代办,两个月不到就拿到了许可证。
第五,关于施工标准,新调整提高了安全和质量要求。《指导意见》规定,加装电梯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电梯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安装完成后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为确保加装电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新调整还特别强调了针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计要求,包括轿厢尺寸、操作按钮高度、语音提示等细节。
据电梯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质量问题投诉率为3.7%,而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8%。这表明,随着标准的提高和监管的加强,加装电梯的质量和安全性正在稳步提升。
了解了这些新调整,作为居民,我们该怎么样行动起来,推进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呢?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第一步:前期沟通,凝聚共识。组织单元楼业主召开会议,充分沟通交流,讲清加装电梯的必要性和各方受益情况。可以邀请已经成功加装电梯的其他小区业主分享经验,打消顾虑。
我们小区的赵大爷是退休教师,他主动担任了加装电梯的宣传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他总结道:关键是要换位思考,低楼层住户也要理解高楼层住户的难处,高楼层住户也要尊重低楼层住户的顾虑。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事才能成。
第二步:成立业主委员会,推选代表。由热心业主组成加装电梯工作小组,负责与政府部门、施工单位对接,确保加装电梯工作有序推进。
我朋友张女士所在小区就是通过业委会推动的加装电梯。有了专门的小组,事情就有人负责了。大家的意见和诉求都能及时反映,避免了很多误会和纠纷,她说,业委会还定期公布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增强了透明度和信任度。
第三步:咨询专业机构,制定科学方案。邀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现场勘查,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和居民需求,提供专业的设计方案和预算评估。
我姑父在西安的小区就因为前期没有做好专业评估,导致施工中发现地基承重不足,不得不中途变更方案,增加了成本和工期。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把关,不能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和质量,他提醒道。
第四步:申请政府补贴,多渠道筹措资金。了解当地的补贴政策和申请流程,同时探索社会资本合作和金融支持,降低业主经济负担。
住建部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利用政府补贴和社会资本的小区,业主平均负担降低了40%以上。这显著提高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项目的推进速度。
第五步:选择可靠企业,确保施工质量。通过多方比较,选择资质齐全、口碑良好的电梯企业和实施工程单位,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责任和售后服务。
电梯安全监察部门建议,在选择电梯品牌和实施工程单位时,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而应考虑品牌声誉、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等因素。毕竟电梯关系到日常出行安全,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第六步:做好施工协调,减少影响。在施工期间,做好与受影响业主的沟通协调,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噪音和灰尘等影响,必要时提供临时补偿。
我邻居王阿姨分享说:施工期间确实有些吵闹和不便,但施工队每天按时收工,不影响休息,还定期清理卫生。业委会也经常送些小礼品表示歉意。大家互相体谅,这点不便也就过去了。
随着10月新调整的实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住建部门预测,2025年至2027年,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望达到15万台,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人。这不仅能改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也将带动约800亿元的相关投资,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争议场景,在新调整下,六楼的张大爷和三楼的刘阿姨的分歧有望得到解决。按照楼层系数法,六楼的分摊比例自然会高于三楼,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将使加装电梯从争议变为共识。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次邻里和谐的考验。新的调整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和更有力的支持。只要我们理性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参与,就一定能顺利实现电梯梦,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
你所在的小区是否有加装电梯的需求?你认为推进这项工作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
上一篇:嗯唔喷了啊啊不行了 MBA智库
下一篇:200公斤传菜电梯施工图纸
Copyright © 2022 九游棋牌娱乐网站 - 娱乐APP下载与平台简介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54995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