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表示,此次上线的全液冷超充为假期自驾出行的新能源车主们提供“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极速充电体验,今年上半年华为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全液冷超充架构。
1、充电更快,“一秒一公里”:全液冷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600kW,最大电流600A,在高海拔区域依然能为新能源车主们带来充电如加油般的体验。
2、设备可靠性高、常规使用的寿命长:全液冷技术确保设备的高可靠性,在高原区域实现耐高温、耐高湿,防灰尘、防腐蚀等,适应沿线、匹配所有车型,来车即充:一次充电成功率高达99%,200-1000V充电范围匹配所有车型,包括特斯拉、小鹏、理想等乘用车及货拉拉等商用车,在318川藏线上率先做到“来车即充,即充即走”。
目前这些超充终端已在如下区域正式上线:天全县服务区超充站、理塘康南旅游集散中心超充站、桑堆服务区超充站。
华为与多地政府建立了全液冷超充站的合作,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加速了该充电技术的普及。
在今年 9 月的 2023 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旗舰峰会(广西站)期间,桂林市与华为数字能源真正开始启动了桂林全液冷超充示范项目。6月由南方电网与华为联合建设的首个全液冷超充示范站在深圳会展中心问世。
根据规划,2025年,深圳市将建设超充站300座,“超充/加油”数量比在国内率先达到1:1;2030年,超充站将增至1000座,完成超充骨干网建设,超充比加油更方便;2035年,超充站规模达到2000座以上。
充电电量=充电功率 * 充电时间,简单来说,1小时能充电600度,那么充100度电仅需10分钟。
目前,绝大多数的电动车、插混车电池都不到100度电,若能够从始至终保持在600kW的功率,不到10分钟就可完全充满。
市面上超充桩的普遍功率仍在300kW上下,特斯拉V3超充桩的峰值功率能达到250kW。保时捷800V高压超充的峰值功率也达到了270kW,小鹏的800V高压快充上限功率480kw。
特斯拉V3款超充桩采用全液冷设计,液冷充电模块及液冷充电枪,单枪最大250kW/600A充电,15分钟即可增加250公里的续航能力,而即将批量部署的V4款充电桩更将充电功率增大到了单枪350kW。目前特斯拉也有最大充电功率可达到600kW的充电桩。
液冷超充,顾名思义是通过液体降低发热功耗,取得更高的充电效率,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设置一个专门的液体循环通道,通道内加入起散热运用的液冷却液,通过动力泵推动冷却液循环,从而把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出来。
全液冷充电桩采用的液冷充电模块,正面及背面无任何风道,仅靠液冷板内部循环的冷却液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充电桩功率部分可以全封闭设计,将散热器外置,内部通过冷却液将热量带到散热器上,再让外部空气吹走散热器表面的热量。
跟风冷相比的好处是,常规充电桩利用空气吹走整体模块的热量,但也会附带灰尘、盐雾或者水汽附着在内部器件表面,这会导致系统绝缘变差,散热和充电效率变低,降低设备寿命。而全液冷的设计使其在充电时更加静音,电线也不需要加粗,整体更加轻巧,系统可靠性更高。
根据华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普通充电桩一般只有3-5年的常规使用的寿命,而华为液冷桩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可长达20年。
保时捷Taycan首次推出800V高电压电气架构,并支持350kW大功率快充;长城沙龙机甲龙2022全球限量版,电流可达600A,电压可达800V,峰值充电功率是480kW;广汽埃安AION V,峰值电压可达1000V,电流可达600A,峰值充电功率同样为480kW;小鹏G6和G9,800V碳化硅电压平台量产车,适用于480kW超快充。
巨湾技研根据国内主要车企发布的800V及以上高压极充车型规划判断,2023年满足3C以上高压快充的车型将密集上市,2025年主流车型将均会支持高压极充。预计到2026年底,支持高压极充车型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1300万辆以上。
目前,国内入局液冷超充系统市场的充电桩核心企业主要有英可瑞、英飞源技术、ABB、锐速智能科技、动力源、星星充电、特来电等。深圳英飞源推出了 640kW 分体式液冷超充系统,采用 40kW液冷充电模块,600A 液冷充电枪,可以给未来的乘用车480kW 超级充电,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多公里。
在桩端目前500V以下充电桩仍占到36%,而功率达到180kW以上的充电桩更是小于5%。120kW-210kW充电设施是目前主流功率范围,建设占比为52%。
其实不止近期占据流量的华为,去年至今已经有多个液冷超充项目落地,总体呈现多方势力入局,加速普及的态势。去年4月,特来电最大充电功率达 600kW 的液冷超充桩已经上线广州,但彼时车型支持力度还比较有限,仅和Model Y和广汽埃安的部分车型兼容。
据券商估计,预计到2025年,超充站数量将达到3万座,占公共充电站17%左右,预计将形成5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充电慢对盈利是有特别大的影响的,充电服务费每千瓦时只有4-8毛左右,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一个桩位,如果充电要很长时间的话,利用率,或者理解成“翻台率”就不高,充电站的接待能力有限,利润就上不去。
虽然快充桩初始投入成本可能更高一些,但拉长使用生命周期来看维护成本更低,加上充电速度的优势,能够对更多车辆进行服务。
但超充大量普及之后,对电网的冲击不小,这就有必要结合光伏、储能这种补能模式来缓解用电压力,降低单个站点的用电成本。
华为600kW液冷超充桩的出现,势必将加速大功率液冷充电桩的研发技术和大范围的应用,对于上游的新能源车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